|
>对2010年高考化学备考二轮复习的几点认识(华师一附中)?2010/3/28 |
资料类型: |
教(学)案 |
文件大小: |
168 KB |
来 源: |
trees12345收集 |
资料点评: |
|
下载条件: |
|
下载链接: |
下载 |
对2010年高考化学备考二轮复习的几点认识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张发雄 我对高考备考的认识和体会,肯定离不开我自身的工作实践和我所在学校的教学、备考模式的影响,所以首先有必要向大家简单介绍华师一附中化学教学和高考备考的模式。这既可以达到相互交流、相互了解的目的,又有可能起到相互借鉴的作用。 一、华师一附中化学教学和高考备考模式简介 1. 日常教学 为什么将日常教学与高考备考放在一起谈呢?因为高考备考是日常教学的继续,日常教学是高考备考的过程,也就是说,高考备考不是从高三开始的。 周课时:高一、高二:3+1。住校生上晚自习,不准教师进教室,不准学生相互讨论。寒暑假不补课。每学期有3次独立作业和两次检测(期中、期末)。 高三:4+1,暑假补20天课,寒假补10天课。除统考外,其它与高一、高二相同 教学进度:高三上学期期中前结束新课,其后进入复习阶段。 教学模式:稳扎稳打,突出重点(化学理论部分),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将新课教学与高考第一轮复习结合起来。 教学资料:一书一卷。 教师教研活动:每周集体备课一次,会前每位教师提交个人提案,中心发言人提交中心提案。还参加武汉市和武昌区的教研活动。 2. 高考备考 总时间安排:高三上期中后~6月底,考前放一个礼拜假。 复习内容安排:先有机,再理论,后元素及其化合物,最后复习实验。 复习模式:二、三轮结合,我称之为“说一套做一套”,即复习的重点和训练的重点不完全重合。 训练安排:第一阶段:11~12月每周随堂训练一次,35分钟完成25道综合选择题。 平时作业:两套综合试题。 第二阶段:1~2月每周随堂训练一次,40分钟完成一套“8+4”试题。 平时作业:两套综合试题。 第三阶段:从3月开始,每隔一周增加一次周六理综训练。 平时作业:一~二套综合试题。 检测安排:参加武汉市的几次月考和八校联考,一般不参加武昌区的统一考试。每学期有期中期末检测(有时与月考重合)。 补差工作安排:我们称为“希望工程”。对象:两类“希望生”,一类是重点线附近的学生,另一类是准高分学生。形式:办班和个别辅导相结合。将任务分到指定的老师,学校对“希望生”的成绩一路跟踪,并纳入高考奖励指标。 华师一附中的教学模式和复习模式可能与大多数学校不一样,这是由于教育的对象不同以及办学模式不同所决定的,对这种模式的好坏我不做评价。说他不一样,其实与传统的三轮复习模式又有极大相同之处,只不过在时间和顺序上有所调整罢了。下面谈谈本人的几点浅薄的认识。 二、二轮复习的目标和任务 “三轮”复习模式,是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证实、被大家认可的一种有效模式。目前,各中学已进入或快进入第二轮复习阶段,一般是3月初至4月底为第二轮复习。在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学生精力有限的背景下,二轮复习必须增强有效性,做到有的放矢。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充分做好学情调查,把握学生需求;认真研读考纲、分析高考试题,把握高考命题趋势;制定科学合理的专题复习目标和完善的复习计划;精心编制教学案,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精选练习,进行适度训练;重视学法指导,关注知识的整理和内化。要切实做到复习有方向、训练有目标、预测有依据。 “二轮”复习是学生对化学知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是将学科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的阶段,也是促进学生能力提升和知识升华的关键时期。“二轮”一般以专题复习为主线,将教材中的相关知识重新编排、整理归纳`,突出重点、渗透考点、联系热点、构建知识网,进行知识的有机整合,帮助学生逐步建立一个点实、线清、面广和体系全的高中化学知识网络体系,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这就是二轮复习的目标。 二轮复习要与一轮复习明显地区分别开来。具体任务如下: 第一项任务: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系统并强化记忆。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①一轮复习是逐个知识点的记忆,初步掌握知识结构; 二轮复习是系统的知识网络的记忆,熟练掌握知识结构。 ②一轮复习的记忆倾向于展开,即“广积粮”;侧重于点。 二轮复习的记忆倾向于浓缩;侧重于网。 ③一轮复习是会——记; 二轮复习是记——熟。 第二项任务:在系统把握整体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综合灵活运用知识的学科能力。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的特点是“知识单项”、“跨度小”、“解题思路较为单一”。能力要求:低——中。 二轮复习的特点是“知识多项”,“跨度大”、“解题思路多变”。能力要求:中——高。 第三项任务:提高考生解题的速度及准确性。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侧重于做“对”。 二轮复习既要“对”,又要“快”。 三、怎样有效地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并转化成能力 在运用各种课型进行复习时,除了帮助学生将知识的显性联系建立起来外,更要注重启动师生的发散思维,将知识之间、题型之间的隐性联系建立起来。知识的显性联系如:元素单质与各种化合物的转变关系(铁三角、铝三角等);有机化学中的烃以及烃的衍生物之间转变关系等,这些联系很直观,完全可以由学生自己完成,这种知识网络是平面的,是低层次的。要想建立完整的、立体的、高层次知识网络,必需要挖掘出知识的隐性联系,将不同的知识点与其它知识点、化学理论、实验、应用等联系起来,这样才能让学生将知识转化成能力。这项工作靠学生自己是难以完成的,老师在复习教学中要善于总结,善于联想,善于发散,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联系。 1.知识联系 二轮复习主要以小专题为主,多角度联系,向四周发散,在联系中提高综合解题能力。联系途径主要有: (1)根据化学反应类型联系,如氧化还原反应,可以联系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电化学原理、热化学原理、元素及其化合物、实验化学等。像物质检验、分离提纯,物质制备和定量测定等广泛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2)根据化学方程式联系。例如4FeS2+11O2 2Fe2O3+8SO2,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联系:①联系接触法制硫酸,该反应在沸腾炉中进行;②联系化学反应速率,如矿石粉碎、鼓入足量空气等措施;③联系氧化还原反应,如配平、电子转移、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判断等;④联系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计算;⑤联系资源的综合利用,如硫酸厂与炼铁厂联合等;⑥联系二氧化硫检验;⑦联系常见含硫矿石,如黄铜矿(主要成分CuFeS2)、硫铁矿(主要成分FeS2)等;⑧联系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硫等。 (3)根据重要物质联系。例如次氯酸,可以联系氯气与水的反应、次氯酸盐水解、次氯酸电离平衡、次氯酸的强氧化性、次氯酸与其他物质的漂白性的比较(如双氧水、过氧化钠、臭氧等)。 (4)根据反应条件联系。例如中学无机反应中使用“催化剂,加热”的反应不多,只有氯酸钾分解、二氧化硫催化氧化、氨催化氧化等。 (5)根据实验现象联系,如“清变浑,浑变清”,常见的化学反应有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向铝盐溶液中滴加强碱,向偏铝酸盐溶液中滴加强酸溶液,澄清石灰水受热、冷却等。 (6)根据反应形式联系,如化合物(Ⅰ)==化合物(Ⅱ)+化合物(Ⅲ)+化合物(Ⅳ),中学涉及的化学反应主要有碳酸氢盐、碳酸铵、碱式碳酸盐、亚硫酸氢盐等的分解;单质(Ⅰ)+化合物(Ⅰ)====单质(Ⅱ)+化合物(Ⅱ)表示置换反应,可以从构成单质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单质类型、化合物类型等角度联系中学常见化学反应,这样的复习具有探究性、开放性,能有效唤醒记忆,积极提取信息。 案例:置换反应类型: 中学常见的置换反应 1.活泼金属与冷水反应置换出氢气; 2.碳、铁等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置换出氢气;镁与热水反应置换出氢气; 3.氟气与水反应置换出氧气;
|
|
|
|
* 声明: 本站所收录资料、评论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
|